時間:2016-12-22 瀏覽量:1697 【打印此頁】

2007年夏,一名男性患者,40多歲,因車禍入院,血氣胸、縱膈損傷,病情危重。在做胸腔壁式引流時,患者忽然出現呼吸、心跳驟停。正在搶救的醫院副院長兼外科主任楊贊,來不及多想,立刻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,搶救現場一片安靜,為患者又爭取了兩個多小時的搶救時間。近十年過去了,患者家屬每每見到楊大夫還是那么尊重和感激。
作為一名從醫28年的外科醫生,這樣驚心動魄的搶救現場,記不得經歷了多少、救活了多少人,他記得最清楚的反而是那些沒有搶救成功的病例,因為他要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,以便再面對類似患者時做出最佳的搶救方案。
這一切,只因為他是醫生,從事的是救死扶傷的工作。
那年,林場有一名工人,因為騎摩托車發生意外,緊急送醫,診斷為顱腦重度損傷。又是楊贊沖在搶救一線,主刀開顱手術,這在一個企業級別的職工醫里實屬罕見,但當時患者病情危重,隨時有生命危險,所以他們根本來不及多想,只是想著要盡力搶救患者,因為那是一條生命!手術進行了兩個多小時,術后,楊大夫不放心后期監護,自己24小時在醫院守候,困了就瞇會兒,累了就起來活動活動,吃住都在病人的床邊,半個月后,病人終于轉危為安,醫院又積極聯系長春醫大一院對患者進行復診,當那位接診的專家聽說是在一家企業職工醫院進行的開顱手術時,甚為驚訝,對他們的手術以及術后護理給予高度評價,這也為后來紅林醫院與省市各級大醫院合作打下了基礎。
作為外科醫生一定是見慣了各種血腥慘烈的場面,而當一名車禍患者被送到醫院時,接診的醫生驚呆了,患者血肉模糊,肝、脾、腸均破裂……他立刻給因為嚴重腰突正在家休息的楊贊打電話。接到電話后,楊贊立刻從床上爬起來,多年的從醫經歷,職業道德,讓他根本來不及多想,生命就是集結號。他邊往醫院趕邊讓護士給患者進行術前處置,準備好手術時,他扶著自己的腰,告訴護士:“給我準備支杜冷丁。”手術進行了5個多小時,期間他注射了一支杜冷丁,手術剛一結束,他就趴在了手術室的地板上,護士又給他打了一支止痛針。病人被推進監護室后,他被大家攙扶出來,同為醫院內科醫生的妻子一直站在手術室外默默地等著他,從醫這么多年,他只在家過了三個春節,自己生孩子難產,也只在家陪了3天。只要患者需要,無論什么時候,他都會立刻出現在急救現場。隨著國家醫改政策的不斷深入,以他主任醫師的資質、技術水平本可以去更好的醫院,但他一直不為所動。他說,人要知道感恩,要知道是誰給了你這個平臺,誰培養了你。他說他不會走的,只要紅林醫院在,他就會一直在。



